新聞中心
News Center北京市:6月總發電量下降8.5%,火電降8.4%,水力降22.9%,風力增長1486.4%,太陽能微增1.7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下降3.4%,火電降3.2%,水力降15.9%,風力微增5.4%,太陽能基本持平。
天津市:6月總發電量微降3%,火電降7.1%,風力持平,太陽能大幅增長142.6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長4%,火電微增0.8%,風力微增2.7%,太陽能增長155.6%。
河北省:6月總發電量增長4.2%,火電增長3.7%,水力降11.1%,風力增長4.1%,太陽能增長11.5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長3.7%,火電增長3.9%,水力增長13.7%,風力微降1.2%,太陽能增長13.5%。
山西省:6月總發電量降2.1%,火電降3.2%,水力激增78.5%,風力微增2.4%,太陽能微增0.3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微增0.2%,火電增1.2%,水力增7.6%,風力降9.8%,太陽能增長11%。
內蒙古:6月總發電量增長8.4%,火電增長3.5%,水力激增147.9%,風力增長26.7%,太陽能增長28.6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大幅增長11.6%,火電增長8.7%,水力增22.2%,風力增長18.6%,太陽能增43.1%。
遼寧省:6月總發電量降7.5%,火電大幅下降18.4%,水力增長38.5%,風力增長29.3%,太陽能增17%,核電微降3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微降1.6%,火電降6.5%,水力增18.8%,風力增8.8%,太陽能增10.2%,核電增1.1%。
吉林省:6月總發電量降5.3%,火電大幅下降24%,水力大幅增長48.1%,風力增長26.7%,太陽能降6.9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降3.3%,火電降4.4%,水力未提供同比,風力微降2.2%,太陽能降2.8%。
黑龍江省:6月總發電量增3.9%,火電降4.2%,水力激增78.7%,風力增長31.7%,太陽能降9.7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微增0.3%,火電降3.3%,水力增26.5%,風力增13.1%,太陽能降8.1%。
上海市:6月總發電量大幅下降30.1%,火電下降31%,風力微降3.1%,太陽能增長38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2%,火電增1.9%,風力降2.9%,太陽能大幅增長40.8%。
江蘇省:6月總發電量降6%,火電降5.8%,水力增30.3%,風力降9.2%,太陽能增21.6%,核電降12.8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4.3%,火電增4.5%,水力增3.3%,風力降2.5%,太陽能增7.8%,核電增10.2%。
浙江省:6月總發電量大幅下降14.5%,火電下降23.2%,水力激增109%,風力增長29.3%,太陽能微降3.8%,核電降5.6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1.5%,火電微降0.3%,水力增43.4%,風力增32.8%,太陽能增6.2%,核電降4.5%。
安徽省:6月總發電量微降0.2%,火電降0.9%,水力增13.9%,風力降9.8%,太陽能增17.4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5.7%,火電增6.4%,水力增5.7%,風力降9.7%,太陽能增8.6%。
福建省:6月總發電量降3.3%,火電大幅下降18%,水力激增66.9%,風力增長108.4%,太陽能增8.1%,核電降6.3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6.6%,火電增9.7%,水力增22.8%,風力增8.1%,太陽能增14.5%,核電降5.2%。
江西省:6月總發電量大幅下降13%,火電下降21.5%,水力激增80.4%,風力增長31.3%,太陽能降13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降3.3%,火電降5.5%,水力增38.3%,風力降7.4%,太陽能增1.4%。
山東省:6月總發電量增4.4%,火電增1.7%,水力增110.2%,風力增19%,太陽能增28.4%,核電增1.9%。上半年總發電量增2.8%,火電微降0.1%,水力增63%,風力增14.1%,太陽能增27.8%,核電增11.9%。
在2024年6月的中國部分省市發電量統計中,我們可以觀察到以下幾個顯著現象:
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:在多數省市中,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的同比增長率顯著高于傳統火電。特別是在內蒙古,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達到43.1%,風力發電量增長18.6%,顯示出可再生能源的強勁發展勢頭。
火電的波動:火電作為傳統的發電方式,在不同省市的表現不一。例如,天津市火電發電量同比略有下降,而福建省火電發電量則同比增長9.7%。這可能反映了各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的變化。
水力發電的不穩定性:水力發電量的同比增長在不同省市之間波動較大,如北京市水力發電量同比下降22.9%,而福建省則同比增長66.9%。這種波動可能與各地區的氣候條件、水資源分布和水利設施的運行狀況有關。
核電的穩定發展:在提供核電數據的省市中,如江蘇省和浙江省,核電發電量保持了穩定的增長,盡管增速有所放緩,但仍顯示出核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的穩定供應能力。
地區差異顯著:不同省市的總發電量增長情況存在顯著差異。例如,內蒙古的總發電量同比增長11.6%,而上海市卻下降了30.1%。這種差異可能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、產業結構和能源政策有關。
能源結構調整:從數據中可以看出,一些省市正在經歷能源結構的調整,減少對火電的依賴,轉而發展可再生能源,如風力和太陽能發電。這反映了中國在推動能源轉型和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方面的努力。
極端增長案例:在某些省市,特定能源類型的發電量同比增長率出現了極端情況,如北京市6月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1486.4%,這可能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或近期大型風電項目的投產。